武汉假肢,
武汉小腿假肢报价,
武汉智能假肢厂家分享11月14日,第40届中国(柳州)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在广西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共有200多家技术研发、材料生产、零部件供应等企事业单位参展,大批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微传感等先进工程技术的高端设备和产品集中亮相,涵盖了假肢和矫形器、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与防护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和沟通交流辅助器具等范围,全面展示了康复辅助器具的前沿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德林股份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此次展会,呈现了德林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德林自1960年发展至今已经六十周年,从1989年代表宝岛台湾的假肢业界与当时的中国假肢协会在上海开启了两岸行业交流,到1992年在深圳成立第一家装配服务公司,今天的德林已经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建立了目前拥有超过100个服务网点的国内最大装配服务平台,德林品牌旗下超过1000人大陆员工每年为数万名伤病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就近服务。
本届博览会采用媒体直播的形式,实时报导展会最新动态。德林展台也为当地患者提供了现场评估、康复指导、方案制定等义诊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及柳州市委市政府巡展领导现场听取了公司汇报,对德林在大陆康复辅具市场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对于推出Olink服务品牌,致力于打造数据互联的营运平台和先进的3D假肢辅具制造系统,给予了高度赞扬。
今年是该博览会举办的第40周年,现场特别设立了“40周年回顾展”,生动呈现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4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长闫和平介绍说,40年来,博览会展商数量成倍增长,专业观众队伍日益壮大,同期学术论坛活动丰富多元;展品种类由假肢、矫形器等单一种类逐渐向12个主类、93个次类和538个支类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转变;制作工艺由传统方法转为向高科技、数字化、智能化转化;展品功能由简单的代偿和矫治疾病拓展为预防、监测、康复等,实现性能多样化;技术也由简单的仿制逐渐转向自主创新。德林作为民族品牌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累计获得国际专利100余项,产品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以耐用实用,价格亲民惠及民众而广受美誉。
展场全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慕仁,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长闫和平,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吴炜等到公司展厅参观
接待来宾
现场义诊
现场合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本届博览会已经圆满落幕,在疫情过后的复杂经济形势下对提振行业信心、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林品牌六十周年,适逢行业博览会四十周年,在“双驱动”和“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当下,必将迎来战略的发展和难得的机遇。